-

温州泽雅水库生态美丽公路(暨泽雅环湖绿道项目) 工程设计

2020-12-29

案例正文

温州泽雅水库生态美丽公路(暨泽雅环湖绿道项目)

工程设计

摘   要:本案例描述了以“泽雅碧湖,慢行觅古”为主题的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泽雅风景区内泽雅水库生态美丽公路工程设计。通过对泽雅水库的现状调查,分析现状主要问题,从整体上定位以“山、湖、潭、瀑”为自然特色,以“古礁、古寺、古道、古桥、古民居”为传统底蕴,打造成为温州乡野版“西湖”,创建国内一流的休闲文化环湖绿道。同时,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以及音乐公路等新技术的应用,结合泽雅当地特色文化,延续当地的特色景观与现代休闲绿道的和谐共处。以绿道激活“泽雅湖”,让“泽雅湖”真正惠及村民市民。以“文题的

关键词:工程设计,泽雅水库,生态公路总体规划、文化小镇、古茶场、案例

案例概况




本案位于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泽雅风景区境内。起始林岙村,沿瓯湖线、环库线和石林环线,途经龙头、石桥、西山、林岙等几个景中村,环绕泽雅水库一周,全长19.44公里。泽雅水库是一座以供水、防洪为主兼顾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泽雅镇依托泽雅水库的自然水体景观、古老村落的造纸文化、峡谷无与伦比的风光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泽雅风景名胜区内既有七瀑涧景区、金坑峡景区、泽雅湖景区和崎云景区等自然景观,也有古村民居、水碓作坊、寺院祠堂、高山梯田等人文景观。场地自然环境优美,历史人文资源显著,古道特色鲜明。设计旨在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结合泽雅当地特色文化(瓯南民居、纸碓文化、神话传说等),带动泽雅旅游业的发展,为周边村庄注入全新的活力。

2.设计思路茶文化、茶产业、茶交易、旅游市场等现状主要问题的分析,

项目通过对泽雅水库环湖公路的现状调研与分析,来制定项目的设计策略。以穿林亲水,趣味探秘(穿行泽雅风情的休闲绿道)作为设计要点,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结合泽雅当地特色文化(瓯南民居、纸碓文化、神话传说等),以及本土材料的应用,唤起乡土情怀,延续当地的特色景观与现代休闲绿道的和谐共处;带动泽雅旅游业的发展,为周边村庄注入全新的活力。从总体定位上,打造成为温州乡野版“西湖”,创建国内一流的休闲文化环湖绿道。

3.设计内容

3.1设计主题化特色小镇。

设计以“泽雅碧湖,慢行觅古”为主题形象,以泽雅环湖绿道为主体,以“山、湖、潭、瀑”为自然特色资源,以“古礁、古寺、古道、古桥、古民居”为传统底蕴。打造成为温州乡野版“西湖”,创建国内一流的休闲文化环湖绿道。

3.2总体设计(186+)

方案总体结构为“186+”,“1”即一环——以绿道为环线串古道游线、各景点;“8”即绿道八景,包括两个驿站、一个主题园、五个观景平台;“6”即六条古道——6条由绿道串联的古道;“+”即多节点,沿线多点包括两个观景平台、多个沿线铺装节点。

图2 总体结构“186+”图

3.3详细设计

3.3.1“1”环湖绿道设计

泽雅水库位于瓯江支流戍浦江流域中上游,地处瓯海西部山区。泽雅水库水位在105—107m之间,当水位到达105m时,会进行泄水,常水位为105m,高水位为112m。泽雅环湖绿道全长19.44公里。

3.3.2“8”主题景点设计

绿道八景包括了两个驿站——花重纸山(一级服务驿站)、船岩忆先(红色驿站);一个主题园——南山杏黄(南山体验园);五个观景平台——水坝印象(上坝台)、湖印山色(望湖观景平台)、石桥纸韵(纸韵台)、水润清风(清风亭节点)、油竹听涛(油竹山观景平台)。

3.3.3“6”古道入口设计

6条由绿道串联的古道入口提升设计,主要分为三种改造方式,即摩崖石刻形式、标识小品形式、节点打造形式(有空间)。

(1)摩崖石刻形式

采取摩崖石刻改造形式的古道有“将军岩古道入口”和“东山古道入口”。主要通过就地取材,如枯树枝、摩崖石刻等的应用。

(2)标识小品形式

采取标识小品改造形式的古道有“龙头古道入口”、“西山古道入口”、“岭雪古道入口”。主要采用锈板应景,锈板镂呼应竹林环境。

(3)节点打造形式

采取节点打造形式的古道是珠岩古道入口。此处主要通过结合神话,传达禅意来营造空间氛围。建筑特征部分保留,以竹篱卵石修饰点缀。

3.3.4“+”多点设计

“+”即多节点,沿线多点包括两个观景平台、多个沿线铺装节点。观景平台包括吴坑观景平台、七重岩观景平台;沿路节点设置有水口3个及药圃园(“中药”元素)。

3.4专项设计

3.4.1绿道专项

绿道全长19.44公里,其中拓宽借道路段全长16.64km,栈道总长为2.8km,新建沥青路线为0.35km(处于南山体验园中,不包括在全线)。环湖绿道标高设置在113.04m-118.54m之间,绿道主线100%在常水位上。环湖绿道慢行系统主线路面宽度设计为3m,部分借道路段按原有道路宽度,游憩道路材料主要以生态材料为主(石、土结合)。

图3 线路类型分布图及绿道建成后成果图

3.4.2植物景观专项

植物景观设计遵循生态文化性、功能艺术性、色彩季相性原则,设计“三景六带”的植物特色主题景观。“三景”包括花重纸山、南山杏黄、油竹听涛;“六带”包括樱花二月兰景观带(春)、纸韵乡野景观带(夏)、杉林马鞭草景观带(夏秋)、瓯园秋意景观带(秋)、芦苇荻荡景观带(秋冬)、竹林风声景观带(四季)。采用的特色植物组合主要有樱花+二月兰,落羽杉+池杉+水杉和野牡丹等。

图4 “三景六带”植物特色主题景观分布图

3.4.3LOGO专项

LOGO设计主要以社会征集方式:以“泽雅碧湖,慢行觅古”主题召集logo竞赛得出,元素提取有山、水(碧湖)、运动骑行等。此外,根据泽雅当地特色,绿道分为9个不同主题的分段,地面图案根据不同的分段分布,体现出泽雅丰富的特色。泽雅湖绿道分为车行道与骑行道,鼓励人们健康运动,因此绿道图案将主题Logo与骑行Logo贯穿全线,穿插在所有的图案中。

图5   LOGO设计概念图

3.4.4基础设施专项

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有照明设计、音响、免费WIFI布置、标识系统、电瓶车站站牌、自行车棚、电瓶车棚(充电桩)。

(1)照明设计

   绿道线路较长,部分路段通电成本较高;且为尽可能的保持绿色生态、零污染。故推荐在游人集中地方建议拉线,其他地段采用太阳能。

(2)音响、免费WIFI布置

一般无线AP的覆盖范围为200-300米,沿线间隔500米设置无线AP和音响结合,成为景观小品,美观实用。

(3)标识系统

主要包括指示牌、警示牌、全景牌的设置,材料运用主要采用的与仿木纹不锈钢和亚克力板。

理念创新

4.1唤醒——乡土情怀

设计中运用大量当地的石材、木材等乡土材料以及保留原有场地金钱松、马尾松、南方铁杉、柳杉、水杉、池杉、浙江红山茶、八仙花、野牡丹等乡土植物,旨在因地制宜,尊重场地记忆的基础上,唤起人们的乡土情怀。  

4.2延续——特色景观

设计旨在打造一条以“山、湖、潭、瀑”为自然特色的景观,以“古碓、古寺、古道、古桥、古民居”为传统底蕴,打造成为温州乡野版“西湖”,并打造“三景六带”的植物特色主题景观。

4.3打造——休闲绿道

绿道根据泽雅当地特点,绿道分为单车文化体验段、红色文化体验段、纸山文化体验段、佛教文化体验段、移民文化体验段、特色植物体验段、景源特色体验段、纸农生活体验段等9个不同主题的分段,地面图案根据不同的分段分布,体现出泽雅丰富景观。

设计特色

5.1保留乡土田园的农耕生态

场地原有农耕肌理较好,悠久的农耕文化孕育了泽雅纸碓文化、红色文化等众多文化,设计保留场地优势,充分利用乡土植物,体现当地的归属感,展现泽雅优美的田园风光。

5.2传承千年纸山的纸碓文化

场地内保留着始建于明代以四连碓为代表的造纸作坊是中国四大发明的遗址之一,也是全国仅存的国宝级造纸“活化石”。设计以此为基础打造南斗连碓,千年纸山,造纸传承的纸碓特色景观。

5.3梳理特色鲜明的清幽古道

设计梳理了水库周围龙头古道、珠岩古道、西山古道、岭雪古道、东山古道、将军岩古道等6条由绿道串联的古道,并打造竹林穿越、红瓦古村、白水涧、山野小道、溪涧涉水、竹林赏音、珠岩听泉、寂照寺、观音阁、高山湖泊、古桥老树、红色记忆、刘大侯王庙、南湖垟、金色村庄等景观。

5.4发掘古色古香的瓯南民居

泽雅当地的山地建筑村落呈现出“较封闭”的实墙面和“较通透”的木制墙面交错叠放的特征。以当代的设计手法结合当地建筑形式,延续当地的建筑文脉与基地环境和谐的共处。形态上以错落的石砌体量为背景,以连续折板小青瓦屋面的木构架体系为主体,穿插交叠形成了丰富的建筑体量。同时建筑外围辅以充足的半室外廊,既丰富了建筑体量的光影效果,又提供了许多可供游客休憩玩耍的半室外空间。

5.5提升泽雅水库的水文底蕴

水库以防洪供水为主,水源丰富水面广阔,泽雅水库为温州第二大饮用水水源,水库日平均供水量31.1万m3,水库运行有效保证了温州市区30%的原水供应量,场地为一级水源保护地所在,水质清澈,湖面平静辽阔,水资源优质丰富,具有天然优势。水库水位在105-107m之间,当水位到达105m时,会进行泄水,绿道标高在113.04m-118.54m范围内,在保证主线100%在常水位上的基础上发挥水库的景观特征。

6.总结

泽雅水库生态美丽公路工程设计旨在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结合泽雅当地特色文化(瓯南民居、纸碓文化、神话传说等),带动泽雅旅游业的发展,为周边村庄注入全新的活力。本案例具有以下特点:因地制宜,尊重场地记忆,延续当地的特色景观与现代休闲绿道的和谐共处。以绿道激活“泽雅湖”在提升景观环境的同时,又能带动周边村庄旅游业发展。实现从“泽雅湖” 到 “温州市”的旅游休闲联动。

磐安县古茶场文化小镇规划项目的实施,将成为磐安旅游发展的一张新名片,极大地推动磐安茶文化休闲旅游的发展,促进了磐安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彰显了茶乡独特生态魅力和文化风情,集中展现了道家茶文化精神的茶文化主题,推动了当地各种民俗特色文化活动的开展。同时带动乡村文化、休闲经济、康体养生等多产业的融合发展。磐安县古茶场文化小镇将成为磐安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郁、生态环境良好,多种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样板。

案例使用说明

温州泽雅水库美丽生态路工程设计

教学目的与用途

适用课程:风景园林工程技术

教学目的本案例以场地分析为基础,基于场地特征,对场地遗址、场地文  

本案例采用低干预方式减少对景区环境影响,实现水源涵养,生态恢复,乡村串联,景点凸显,乡村激活的功能,推动“泽雅碧湖,慢行觅古”的生态旅游产业转型。基于此,旨在帮助学生熟悉乡土材料和技术运用、生态保护技术、地形排水设计等工程技术和方法,推动学生对风景园林科学与技术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三者进行有机融合,相互活。旨在帮助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学习

二、涉及知识点

2.1乡土材料和技术的运用

乡土材料来源于乡村生活,蕴涵一定的文化历史意义和地方场所精神,最能创造地域特色景观。材料是景观营造的物质基础,是表达景观设计思想的物质载体。乡土材料和乡土景观存在着重要联系,不同地区都有其盛产的地方材料及其相应的使用方式,从而形成各地域不同特色的乡土景观风貌。

在材料上,设计运用当地老石砌筑景墙;在技术上设计使用古法砌筑景墙,保留夯土墙。夯土即将泥土压实,表示一块泥土中的空隙经过夯的动作之后变得更结实。夯土墙的优势在于就地取材,以土壤为主要工程材料,外掺土壤固化剂及少量石灰或水泥即可完成。

2.2生态保护技术

生态技术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节约资源和能源,又能保护环境的一切手段和方法,与环保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概念比较,更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设计尊重场地现有植物,选择适合当地生长和粗放管理的品种,保留场地优势品种,充分利用乡土植物,体现当地的归属感,挖掘耐水生植物的应用。营造各种植物空间(乡野风格的景观,沿线道路绿化景观,石滩溪边植物景观等),打造富有变化的林冠线。春花秋叶,利用植物花叶色彩,创造活力四季景观。在保护水体,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形成层次丰富、四级优美的植物景观。

2.3地形排水设计

设计中的排水主要有3种排水方式:

地面排水、沟渠排水和管道排水,三者之间以地面排水最为经济。现以几种常见排水量相近的排水设施的造价作一比较。设以管道(混凝土管或钢筋混凝土管)的造价为100%,则石砌明沟约为58.0%,砖砌明沟约为68.0%,砖砌加盖明沟约为279%,而土明沟仅约2%。

项目设计中采用以地面排水为主、沟渠和管道排水为辅的综合排水方式游客中心前广场的雨水收集及道路两侧排水处理均为设计中充分考虑地形的排水方案。

     

     


图6 缝隙式排水图

2.4新技术的应用

设计中应用了多种新技术,其中包括音乐公路,夜光路面,悬挑栈道等。

音乐道路的原理是路面上的沟槽是根据不同乐曲的曲调设计切割的,不同的槽宽、槽间距和槽深象征着不同的音符,轮胎与地面的接触声音、与空气的撞击声音就变成有韵律的一个声音。

夜光路面是一种能在夜间闪烁发光的新型功能型路面,具有节能环保、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营造温馨宜人驾乘环境等功效,设计中的夜光路面主要使用夜光石作为发光材料。

悬挑栈道是在提升原路面强度的基础上增加运用悬挑结构铺设栈道。在设计中,在景观表现力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音乐道路 夜光道路 悬挑栈道图



分享